欢迎来到盛茂公文网!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0-22 19:05:03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9篇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爱和自由第二章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9篇,供大家参考。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9篇

篇一: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自由第二章读后感

  爱和自由 读后感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通览全书,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谈到了爱,自由,但是,这并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础和本质。“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

 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触

  过去,相较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朋友亲人,对待曾经的爱人却是相当苛刻。比如,恋爱的时候会拿一些小事儿去衡量是不是真的爱我?有没有足够爱我?若干年后会不会一直这么爱我的?为这些傻问题去自我纠结或纠结他人。

 过去,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无形中对身边亲密的人施加过太多压力和不愉快,在此说声抱歉。后来,意识到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曾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气不佳。直到现在,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隐约从这本书中找到可能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时候,2-5 岁间我是在外婆那养,后面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导致既便是成年后的自己,也会有缺少爱、安全感相对匮乏的感觉。

  所以在恋爱期间以及婚姻的头两年,我就像一个“老孩子”,在丈夫这里弥补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状态发展的很好,面对过去我的无理取闹,他都无条件的顺从,回馈地是满满的爱和包容。作者的观点是,一个

 人会因意识上的问题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赞,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不是爱,她会想方设法地得到这个人的肯定,没完没了的纠缠爱和不爱她的问题,此时她需要的不是爱,还没有上升到爱,而仅仅是一个肯定。

  我想说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时的某些特殊经历,是会对成年后的自己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幸运地有机会得到释放或弥补还好,如果一直压抑着得不到释放,是会影响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经发生过的压抑,只有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以释放,即便是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弥补期或发泄期。如今的我很快乐,也很感恩,感恩有机会全程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极了。

  我们成人以玩水会把衣服弄湿弄脏的理由限制孩子,却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发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动脑也在创造。我们教孩子玩具应该这样玩不是那样玩,对他说了无数个“不是”“不对”,却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自以为耐心地纠正孩子树叶是绿色,不能涂红色的,却没想到其实孩子有自己观察发现事物的能力。

  一个月前,我拿桃花和树叶给墨墨涂色时,她抓起一支笔,就把桃花和树叶都涂成同一种颜色(当时没去纠正)。可令人惊奇的是,就在上周,我拿出同样的桃花和树叶给她涂色,她从 24 支彩笔中挑出粉和绿,说:“妈妈,树叶是绿色的,桃花是粉色的。”并给涂上了正确的颜色。所以说,不要低估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能力,教会灌输给孩子与孩子自己思考总结发现是有区别的。孙瑞雪说:“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就是自由。”“就算我们说的都对,又能怎样?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就像母鸡爱小鸡,狮子爱它的宝宝一样,

 尤其当孩子刚刚降临这个世间,那么小,那么无助,吃喝拉撒睡玩儿无一不需要依赖大人,小小的他无论如何哭闹我们都对他充满爱意充满耐心。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独立思考建立后,这种“爱”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东,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发脾气都难。可是,你却不知道在大声对孩子吼叫时,他是有多恐惧多无助。

  前两天,正要给墨墨读《大嗓门妈妈》的绘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张,直对我说:“妈妈,这本书讲过了,这本书讲过了。”(其实我没讲过,也不知道书的内容)把它放一边,墨墨貌似很惧怕这书,又赶紧把它塞进被子里去了。当时我纳闷,平时一个故事要讲好多遍才肯罢休的呀!爸爸说他曾讲过一遍,我翻了翻,讲地是一位大嗓门企鹅妈妈冲着小企鹅大声吼叫,那声音把小企鹅震得四分五裂,脑袋身体翅膀嘴巴屁股双脚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热带雨林等不同各处,企鹅妈妈找到所有碎片,把它们缝到一起,并向宝宝道歉的故事。当然不是每个孩子看到这绘本都会像墨墨这般恐惧。但故事中孩子的无助,就像书中企鹅宝宝自诉的那样:“只有双脚依然站在那里,然后开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寻找,但眼睛却在宇宙里……想大喊,但嘴巴却在山顶上……想飞翔,但翅膀却在雨林里……虽然是幼儿绘本,但更像是写给大人看的。你觉得呢?

 爱和自由读后感

  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没有听过孙瑞雪的名字,为什么会买它,也已经忘了。估计是之前历次计划要宝宝的时候,从哪里看到了相关的介绍,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在我翻开它之前,它已经从这个书架到那个书架,挪了好几次位置,连书脊都有点褪色了。

 书里说,宝宝是有精神胚胎的,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宝宝在 6 岁之前,就会通过自己的各种经验,发展出独立的,追求完美的道德体系和创造力出来。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是思考之后,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如此神奇的动物,那么小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小小的身体就按照神秘而精确的生物钟在生长,他当然也会有天生的精神胚胎,指导他想着完美的目标形成目标和意志力。只是比起尊重宝宝的生理需求来,认识并尊重他的精神需求要困难得多。在这稍纵即逝的 6 年里,妈妈会有那么多机会不在宝宝身边,如何能够保证宝宝在传统教育的环境里能够不受干扰的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智力呢?于是,我又有点沮丧。

 爱和自由读后感

  近些天,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

 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爱和自由读后感

  自 10 月 3 日收到《爱和自由——孙瑞雪儿童教育演讲录》以来,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内容。不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比照。有时这种比照让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对一些教育现象及其本质知道得太迟了。错过了多少教育时机,又造成了多少遗憾!

  比如昨晚看到的关于“神游”一节。“神游”指胡思乱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样。这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心里想做某件事,却受到压抑,不敢做,转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乱想。

  这样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带心悦去外边玩“钓鱼”游戏(用带磁铁的鱼竿吸水里的带铁的塑料鱼)。有个男孩坐在那里用小鱼捞鱼。他妈妈看见后迅速

 过来说,孩子,这鱼是让钓的,不能用手捞。说着,夺下男孩手里的鱼,把一根鱼竿塞到孩子手里:你看,就这样,用鱼竿钓鱼。那孩子自始至终脸上毫无表情,目光迷离。他的选择权被妈妈的好心剥夺了。他只是想用鱼尝试一下,却被横加阻止了,而他的妈妈对此毫无知觉。

  我们玩了钓鱼以后去荡秋千。一个约 5 岁的小女孩正在荡,荡得很低。她妈妈显然对此很不满意,就口授“要领”:“宝贝,你把腿往前伸,然后往回缩;再往前伸,往后缩;再往前,再往后……”态度生硬,还有点漫不经心。那小女孩听了并没有多大反应,而是看了我们一眼。我感觉她的眼神里有一种难堪。在一个小妹妹面前被妈妈以教训的口气教授荡秋千,一定让她很伤自尊。经过一番指导,她荡得比刚才高一些了。又荡了没几下,她就跳下来走了。她根本没提起兴趣来。这位妈妈跟女儿说话的语气就像一位严厉的体育教练,不像一位母亲,生硬,没有感情,简直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甚至还因为女儿动作的不协调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边玩跑步机,这一切似乎与他无关。

  说到父亲,我领着心悦在外面玩,见过好几个父亲,他们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说,不教育孩子。虽然他们和孩子一起出来,但他们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远远地坐在一边看着孩子玩,要么干脆望着别处。好像看孩子只是当妈的事情,他们不需要参与。也许他们认为,当爸爸的只要挣钱养家就够了。我怀疑,这是很多父亲的想法。我真替这样的人难过,他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们没有意识到,父亲在子女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现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教育呢?

  学校里有不少孩子,明显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不懂,没有规矩,不懂节制。他们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篇二: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老师读书心得《爱和自由》读后感

 时间过得很快,孙瑞雪的书已经读完了第二本《爱和自由》,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千万个孩子因此书成长成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卓越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孙瑞雪老师称这本书是一本“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这是打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怀着这份好奇,我仔细品读这本书,想要一探究竟,这本书为什么被她定义为“爱”孩子的书。

 书中有这 邦 样一句话:“幼儿期学什么 形 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 瞩 童自立发展自己的心智、生 奄 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 惺 这是最重要的。”

 这要 醚 是一位家长看到了会怎么想 销 呢?孩子的家长总会向老师 蒲 问各种类似的问题:“老师 觅 ,我们家的孩子每天都学习 宽 到了什么啊?为什么问什么 睬 都不会?你们幼儿园问什么 先不教识字、写字和英语.. 谤 ....”

 家长们以为 枚 对孩子的爱就是让孩子学习 铡 很多的知识,

 从起点上远超 鱼 于同龄人,于是疯狂的给孩 菩 子施压,让他们学习他们不 犊 理解的知识,给他们报很多 占 的补习班、特长班,参加各 晴 种比赛,赢得尽量多的奖项 袖 ,好像要把孩子养成神童, 创 这样就能让孩子将来成为国 藐 家栋梁。

 可是,作为教 绽 师,我们不仅学习的专业要 艇 求我们遵从孩子身心发展规 净 律,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国 坍 家也要求幼儿园严禁小学化 誓 倾向,孙瑞雪老师也告诉我 皱 们,幼儿园孩子重要的学习 倡 让儿童自立发展自己的心智 耐 、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 拥 巧,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要 芜 远重要于对孩子知识的教授 栅 ,更要对教授孩子“死知识 豫 ”说“不”!

 刚开始, 孵 幼儿园里面每天上午安排两 绣 节课,下午一节课,除去吃 捡 饭、睡觉、喝水如厕、运动 亚 时间,孩子基本上没有多少 橙 自由分配的游戏时间,老师 忆 也感觉到很疲劳,好像每天 演 都在赶课。

 最后,经过 液 深思熟虑,改成了上午下午 蓄 各一节课,这样空余的时间 浚 大大延长,孩子的活动就自 所 然丰富起来了,有时候去捏 需 一捏超轻土,有时候去区角 螺 游戏,有时候一个小破网就 灿 能玩很久的“网小鱼”游戏 暂 ......

 一天,我 幽 拿来两块废旧的纸板往地上 争 一放,孩子们就可以自由地 谭 爬,让每天没事在地上爬和 麦 滚的孩子有专门的区域去满 物 足自己的需要,渐渐的,没 樟 事趴在地上的的现象就变少 彩 了。

 一次,我拿来我的 喂 破床罩,一部分孩子们抓住 真 两边,一部分孩子爬上去, 帧 既锻炼了胆量,又让孩子知 藻 道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有不 浩 同的用途,鼓励他们去开拓 苏 思维。

 一日活动皆教育 引 ,只要你愿意每天精心设计 展 的活动和无意中发展的有趣 懊 活动都能让孩子快乐的人成 隐 长。并不局限于一方讲台, 者 一节课堂。

 还有,书中 秤 这样的案例我深有感触。“ 伊 儿童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 夏 别人的话,任何人都没有暗 泳 示、强迫孩子把东西给别人 扯 的权利。也不能用夸奖和赞 窝 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 兔 给别人。因为儿童此时正是 吨 感觉自己私有财产的敏感期 欧 ,强制儿童将自己的东西给 唆 别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强行 耘 拿别人的东西。”

 身边 乳 有这样一类人,她们强迫孩 豪 子去学习分享,觉得孩子愿 闷 意分享给别人东西就是一种 驭 大爱的举动,会得到表

 扬, 丹 而如果孩子一点又不愿意分 辫 享出去又会被冠上“自私” 乒 的罪名,孩子苦不堪言,就 娩 会用无休止的哭来抗议。

  慨

 特别是我的小侄女,她的 忧 妈妈总是要求孩子分享,可 虫是他的孩子才两岁多,把什 肖 么都认为是自己的,连她的 凑 妈妈抱一下别的孩子都难以 匝 接受,我偷偷把我给她买的 波 她用不上的手工书放到我的 饥 书包里,被她看到了都要哭 平 闹一场,她的妈妈竟然要她 邵 学习分享,否则就说她自私 轧 ,我相信这对孩子强制压抑 夯 的行为必定让孩子苦不堪言 承 。

 还有更让人无法理解 莫 的是,有的人还喜欢逗孩子 撤 ,让孩子把好吃的好玩的分 弄 享给自己,如果不分享就会 爸 被说成“小气”,如果分享 溺 了又会说:“谢谢你。我不 缨 要,你自己吃吧!”看到这 蛹 种场景我总会替孩子难受。

 进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时 井 候,对自己还了解不够,更 促 不谈了解别人和自己与他人 熏 的关系了怎么能强迫他分享 晴 呢?

 爱和自由是孩子成 踞 长的必要条件,是需要教师 唾 与家长都要研究的课题,不 恬 要为孩子提供以“爱”为名 玉 的“毒药”。

 2018 年 1 沙 月 15 日星期一

篇三: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和自由》读后感(多篇)

  第一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记得曾经有位姐姐带着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

 球都不会扔!”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第二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教学理念,在里面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很多的理念和我之前的教育方式冲突。“比如当学生有一些游戏建议,并且在做游戏高兴之余开始插嘴的时候,我常常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板下脸来,弄的学生常常开玩笑说“老师开始发飙了”。然而控制学生的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突然想起了自己读书的时候,学习到一个新知识以后我们就会窃窃私语,但这些话不外乎与学习的知识有关。并且很神奇的时在我和同学窃窃私语后对这个知识点记得会更牢。当时对老师面红耳赤的训斥很是厌恶,我想此时学生对我也是如此吧。这本书的中心恰巧说中了原因,要给孩子自由。给他们想象与接受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剥脱了孩子的自由与想法。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学生的错失,而应该引导,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不要对学生说,这个是不可以的,那个不可以,应该让他们自己学会探索。

  老师应该给学生爱,在他们的成长中,会出现很多不良行为,这样做的目的

 很多时候只是想要得到老师的爱。学生调皮的时候,可以过去轻拍一下,学生可能就能听话。老师与父母的爱能给孩子自信心,有利孩子的成长。老师与父母对孩子的爱要持之以恒,要有耐心,要给孩子一个好脸。

  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这点我倒还是做到了一些。当学生说我来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当学生遇到困难准备后退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可以举例说某某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甚至比她更糟,但是好在他第三次更努力了,比第一次更好,于是一次次的进步,他终于成功了。

  总之需要改正的不要制止孩子想要做的,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去批判孩子的过失,给孩子爱和自由。爱一定很重要。

  mindy

  第三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2 篇

  篇一:《爱和自由》读后感

  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我觉得接受孙瑞雪老师“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每看到这八个字,心里舒服,很和谐。因为我心里也渴望这样不被束缚,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不受外界的干挠,做自己,爱自己,感受自己。书中有几处我心里的感触颇深的。

  在未加入爱如是幼儿园并还读了几年的学前教育的书竟不知道胎儿在妈妈体内形成的时候,她内在本身就有一样东西,等孩子出生就指引孩子去发展,去捏什么,去抓什么,蒙台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是的,我们太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成人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甚至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们,按其我们所希望那样让孩子成长。想想就觉得很难过,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做他自己,甚至孩子想玩个沙或玩水,家长都要去制止生怕会弄脏衣服,但孩子这时地心情很不舒服的,心里的欲望被

 压抑。当有天情绪不好时,会一齐爆发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不是限制他不许玩我们觉得很脏东西。有时,我们大人觉得这个破的玩具没什么好玩的,可孩子会释他如宝贝,这就是孩子,也不是给孩子灌输自己各方面的经验,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并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会发展的很好。

  如今,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每个人的脚步都是匆忙的,生怕一不留神就”退步“了。越多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们从胎教到早教,凡是觉得有益于孩子的就一味的灌输给孩子。如,报早教机构培训班。还记得去年,我在外面的一个书法培训机构兼职,孩子们每周双休日都会来这里培训,大的有初中生,小的只有四岁,有一大班的孩子跟我说”我周末都不能休息,我问为什么,他说周六我上午写书法,下午学唱歌,晚上学英语,周日早上学画画,下午弹钢“。我听了不懂该说些什么,看到他无奈的表情,心里很是替他难过。这种现象还不止他一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孩子因为父母希望他多才多艺为他报这么多培训班也是用心良苦,可我们试想下,孩子学这么多他真的喜欢吗?学了真的能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吗?是有学到,但并不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多学点是为了孩子好,全然没想过孩子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如果可以一定要把自由还给孩子,他们非常的需要,也很喜欢。孙老师说,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在这这么多的孩子中,我很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有的话不多,真的好想说各位妈妈们,这样真的很不好,不好。

  有一次 我记得开会林老师说,孩子的注意力高于一切。当时我还是不够清晰。但在爱如是幼儿园我发现老师跟孩子讲话时轻的,温和的,亲切的。走路时轻的特别是在室内,生怕打挠孩子正在工作。如果孩子在专注于某个工作,即便这孩

 子鼻涕要流出来,教师是不可以过去打挠他,有需要这孩子会自己解决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在专注某工作时或是在思考时都会时不时的被大人们所干扰。曾回想起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罪过。重要的是我已认识这点,在努力克服中。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宝贝的不得了,舍不得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饭,一来嫌孩子慢,二是觉得孩子还小不会,干脆一切包办,疏不知,年龄越小的孩子他的手是停不下来的,而且他们也乐于操作,虽动作有些慢,但哪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的,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爱如是幼儿园,我喜欢这样的教育,这里的老师,孩子,环境,和这些老师相比我没有经验处理孩子们发生的冲突,和孩子比我不会表达爱,深深的记得之仪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你的手好冰啊“,接着之仪帮我暖手,用她的樱桃小嘴帮我呼暖气,更让我感动的是她把我手放在她的衣服里,说实话我眼泪在里头打框了,我的手一直是冰,特别是冬天很少和人牵手,之仪没有嫌弃我,是心疼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很幸福。

  不管如何,我都要努力学习,告诉自己要加油!

  篇二:《爱和自由》读后感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推荐访问)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己好像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老

 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老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四篇: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一书从 20**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 10 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 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 0-6 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第五篇: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还没看过蒙特梭利的原著,先读了这本书,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由于是在网上看的电子版,结果好多版本都是从十五章后就是简短的书摘,没有具体的内容。好在后来在摇篮网里搜到了完整版。(其实看后面几章,孙老师一直在强调蒙氏幼儿园有多好多好,虽然收费也是好贵好贵。俺只想说没钱上蒙氏的孩子她娘,你们伤不起)

  先说下几点心得吧:

  书中最强调的一个词就是精神胚胎,与传统教育不同的...

篇四: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的一句话:

 100 分把童年变成 100 岁 爱和自由电子版 内容简介:

 《爱和自由》 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 的最新版本(第 3 版)。

 该书的前 2 个版本通过网上邮购和直销在全国各地千万个家长中流传。

 本版对前一个版本稍稍作了修改, 将原来理论性较强的篇章标题改得更为通俗易懂, 并在每个标题下将章中内容作了提炼, 以便于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爱” 孩子, 而不是“教” 孩子的书, 正如作者所说:

 “我爱孩子们, 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 这本书不是教你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而是告诉我们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

 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书中的每一章讲解了一个观念, 辅以生动的例子。

 本书可以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的精彩入门书。

 作者简介:

 孙瑞雪 女 蒙特梭利教育专家 生于 1962 年, 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

 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 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 宁夏蒙特梭利幼儿园园长、 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她是国内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 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

 从 1998 年起为《银川晚报》 “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方法讲座” 栏目撰文, 写有文章 100 余篇约 100 万字。

 从 1995 年起应邀到全国许多城市进行蒙特梭利教育讲座, 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相继在宁夏电视台、 银川电视台、 兰州电视台做过多次专题报导。

 2000 年出版了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 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长丛书》 ——《和孩子终生分享数学逻辑的快乐》 上下册;《观察与创造》《想象与创造》《心灵与创造》。

 第三版前言:

 《爱和自由》 来源于一部演讲稿, 最初由学员们根据录音整理出来, 在家长中、 在网上广泛流传, 后经作者整理, 2000 年 8 月出了第一版, 2000 年 3 月再版。

 前两版均未走图书发行渠道, 仅通过网上邮购和直销在全国各地千万个家长中流传。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 成年后, 我们又有了 孩子。

 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 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因此, 当家长

 们发现有这样一本书能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孩子、 给孩子带来幸福时, 他们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 这就是《爱和自由》 广泛流传的秘密。

 《爱和自由》 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 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 知道儿童的想法, 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她说:

 “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 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 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

 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

 她说, 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 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 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 创意不能教; 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 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 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 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 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 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 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 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 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 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 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 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 却可能离幸福很远。

 2003 年 10 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 作为全国幼儿教育领域唯一的大会发言人, 作者做了“爱和自由” 的主题演讲; 仅在 2003 年期间, 她还应IBM 北京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 北京回龙观小区、《广州日报》 以及西安、 吉林、昆明、 郑州、 石家庄、 武汉、 兰州、 桂林、 海口等地机构的邀请, 作了十多场育儿讲座, 这些讲座改变了千万个家长的育儿观, 也改变了千万个孩子的人生。

 在家长们的企盼中, 我们推出了《爱和自由》 第三版。

 在前两版的基础上, 本版稍稍作了修改, 将原来理论性较强的篇章标题改得更为通俗易懂, 并在每个标题下将章中内容作了提炼, 以便于阅读。

 本版将通过图书发行渠道正式发行。

 让我们用作者钟爱的一首诗来结束这个开场白: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目录: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智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智力的真正内涵 第八章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 爱是阳光, 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坡度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 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 第十五章 掌握知识与发展心智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应用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 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吃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1)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 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 我们曾经做过实验, 在一个年龄段, 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 无论多有吸引力的器材和活动都不能吸引他, 如果大人阻止他, 他会顽强抗争。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 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 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 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 指导儿童去抓什么, 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

 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 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 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 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幼儿园最小的孩子是一岁半, 我们用一岁半到六岁的孩子做试验, 把超越智力水平的教具给孩子, 如果教师不强制, 不给儿童压力, 儿童只会按照他的内心需求走。

 比方说, 他喜欢玩水和玩沙子, 只要把他带出去, 多么具有“吸引力” 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 他只玩沙子, 脸上懵懵懂懂, 对他怎么说脸上都是这种表情。

 他知道他要干什么, 如果成人阻止他, 他会同成人抗争。

 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他两岁多的时候, 他爸爸买了两个玉米,对他说:

 “你一个, 你妈妈一个。

 ” 他走过来以后说:

 “这两个玉米, 爸爸说都给我吃。

 ” 我问他爸爸, 他爸爸说:

 “不是的, 是给你一个, 给孩子一个。

 ” 我对孩子说:

 “爸爸说给你一个, 给我一个, 并不是说都给你吃。

 ” 我的意思是他撒了一个谎, 他听完这话后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 站在那思考了一分钟,一动不动, 然后毫无表情地走了。

 “怎么会这样?” 真奇怪。

 但是, 有一天, 他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脸上特别尴尬和难为情, 不让人说。

 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 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了这一步。

 如果成人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发展, 而是强加于他, 逼迫他做, 这个孩子的发展就可能进入误区, 真正的道德感就无法建立了。

  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 但却认为精神的种子从不曾在儿童内

 心存在过, 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 有序的成长过程, 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

 在儿童的精神上, 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 。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 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

 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 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 他一定会成为人才。

 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 他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 包括智力。

 所以蒙特梭利说,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 但是今天, 当我们把儿童的自我、 知识各分一堆时,一切都被破坏了, 我们再也找不到儿童内在的秘密。

 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 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 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 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

 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 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7)

 一个孩子, 一手拿着洗脸毛巾, 一手拿着梳子, 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

 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

 遗憾的是, 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没有把“软” 和“硬” 这两个词及时告诉孩子; 有幸的是, 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

 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 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

  蒙特梭利在两本书中都说:

 “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感觉。

 这些天大家听讲, 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有所体会的那部分内容。

 你只能听见部分内容。

 这个部分内容, 必定是你的感觉最深的那部分, 必定跟你的经历和心理状态相契合。

 

  关于儿童,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我的孩子。

 他一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

 我当时心里有点着急, 我想他是不是有点迟钝?当时急得我都要到医院去给他看舌头了。

 我家有个教棒, 我就拿着这个教棒给他指“灯” 。

 我说:

 “这是灯, 灯, 灯!” 指完以后我又指着书说:

 “这是书, 书, 书!” 我天天抱着他, 给他指这指那, 家里都指遍了, 每天重复。

 但孩子依然“木木登登” , 什么表情都没有。

 我想:

 “怎么回事儿, 这个方法怎么一点都不起作用呢?” 他的听觉很好,

 有时候会说:

 “啊, 啊, 啊!” 这说明他嗓子没什么问题, 我弄了一块干净毛巾把他的舌头拽出来, 看看舌下有没有粘连, 没有, 就证明舌头也没问题。

 

  但他就是不说话。

 两岁一个月的一天, 他跑出去玩, 外面停着一辆卡车, 他要上卡车, 我就把他带上去。

 那时候正好是夏天。

 宁夏夏天的傍晚, 天空的蓝色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湛蓝湛蓝的, 非常的广阔和深远。

 那种感觉会终生留在你的记忆里。

 我的孩子就扒在车栏杆上, 仰视着天空。

 他看了很久, 我不知道天上有什么东西吸引他。

 我说:

 “天!” 我孩子就说:

 “颠(diān) 。

 ” 第一个会说的是“天” 。

 他那个大舌头就说“颠, 颠, 颠。

 ” 当时我很震惊。

 过了一会儿他就不断地指着说:

 “天, 天, 天。

 ” 从那一刻起, 他见着人就拉人的手说:

 “天,天。

 ” 说了三天。

 后来我指着脚下踩着的地说:

 “地, 地!” 我孩子说:

 “地” ,这是第二个词。

 我当时想, 应该再给他说一个天和地中间的东西。

 我说:

 “树,树!” 他不说, 他坚决不说“树” 。

 我说:

 “人, 人。

 ” 他说:

 “人, 人。

 ” 他掌握的头三个概念:

 天、 地、 人。

 在这以前, 实际上我不断地给他指着“灯” 和“书” , 而且我孩子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站在书架那儿, 把书一本一本往地下扒拉。

 扒拉下好大一堆, 在那儿玩一会儿, 然后撒一泡尿, 尿一撒就走了。

 每天都这样, 以至于我们家的书已经被扒拉得很乱了, 没办法就弄了个柜门把它封住。

 在这个过程中, 他如此地接近书, 不断地摸书, 但是我给他指着书说“书” 他不说。

 这恰恰说明他没有观察到书, 他对书没有感觉。

 而他观察天时天触动了他, 他对天有感觉了, 恰恰这个时候我把这个词语给了他。

 

  词语捕捉住了感觉, 稳固了感觉, 清晰了感觉, 加深了感觉, 使模糊的、 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

 蒙特梭利说, 这个东西就叫“智力” 。

 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智力就是这一过程, 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 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

 这种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个过程每个人也不一样。

 

  现在我们明白普通的“教” 的本质了:

 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 然后“教” 什么。

 但注意力不是感觉, 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你知道儿童的感觉需要多少时间吗?再说, 你让儿童注意一朵花, 他却可能注意花上面的一个斑点。

 我敢说这种“教” 恐怕会把孩子教糊涂的, 你的语词不知道把什么概念化了, 你的语词, 对孩子, 对你, 都不知道表达了什么。

 这样的孩子上了学, 头脑不清, 思维能力弱。

 长大了, 也比较糊涂, 而且互相之间——像北大著名的教授金克木说的

 “谁也不理解谁” 。

 

  很多人认为儿童不断用手往口里放东西这个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或是不知饥饱的表现。

 小孩子刚生下来, 开始时如果他能够偶尔把手伸进嘴里, 他第二次还会这么做, 第三次、 第四次……你就会发现他的手往嘴里伸的这个动作又快又准确。

 你看很多小孩子睡觉的时候都是这样:

 把手攥得紧紧的。

 他这个时候还没有经验。

 经验还没有告诉他手能放到嘴里, 他控制不了手。

 但是一旦他把手放到嘴里, 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以后, 他会不断地把手往嘴里放。

 这种不断的动作产生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反复进行就能产生一种经验, 这种经验就产生了智力。

 皮亚杰(让-皮亚杰, 瑞士心理学家, 1896~1980 年) 称之为“智力的萌芽” 。

 

  实际上儿童在一岁以前, 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能够抓到而且能够往嘴里放的东西, 他都会往嘴里放...

篇五: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雪作品《爱和自由》读后感心得 1280 字 四年前就看过孙教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教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我好像已经尽全力了,可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教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教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异常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供给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向在充当一个主角——“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我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供给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

 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我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向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欢的工作中,教师不会把自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我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我身体很累的时候,心境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样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十分的无力也十分的无奈。此刻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期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靠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我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意见,孩子明白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我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篇六: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和自由》故事内容 1590 字 读后感 之前自己曾经读过一本《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童年的秘密》里的观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秘密》。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这本书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摘出来谈自己的感受。红色为摘录《爱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顺序不是原文顺序。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玻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晒的一坛子柿饼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表叔用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

 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

  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看下面: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这一条我这个妈妈感觉做的还比较好,从来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语不去关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时,我抱出去,看见她在看什么,或者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我都会把我的注意力变成她的注意力,然后轻轻的告诉她她在看什么,这个豆豆说话比较早以及现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吧。另外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

 好的感觉加深。

篇七: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和自由》 读后感

 读《爱和自由》一书背景:去年老二刚出生,全家人都忙碌刚出生的婴儿,老大只能自己睡觉自己做作业还得经常被说动作轻点小声点,但老大还是各方面表现不错。本以为这也是很正常的,直到这次寒假在家上英语课,有节课是将音标中的重音和弱音,讲课老师把重音和弱音比喻成家里只有一个小孩时这个小孩就是重点,当有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可能这个老大就不再是重点了,当时我家老大毫不犹豫的说:“这个老大就是我”。我在旁听课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醒悟到了对小孩心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决定了解儿童的心理和怎样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怎样做才是爱孩子。

 在这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儿童成长的偶尔性特别大。比如说在家里兄弟姐妹排行不同,心理状态就不一样。不经意的话语、不起眼的行为我们大人不知道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但对儿童的心理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可以让孩子打开心结。

  蒙氏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透过超多的实例来论述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我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人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样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我?首先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我深感自我肩上职责的重大,需要不断的学习。

篇八: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1 1

 自从读了《爱和自由》,孙瑞雪老师教育理念,让我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孩子的家长都有好大的触动之处。

  我相信作为孩子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小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里面来上课,接受最好的教育。我觉得《爱和自由》详细进述了蒙氏教育知识理念,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看待孩子的各种表现,还应该怎样去处理他们的表现。

  孙瑞雪老师从中认为:孩子 6 岁前,他们的自我成长更依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的,但是我们成更多的就是给孩子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还说了在 6 岁之前我们要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快乐,孩子也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反变得毫没有组织与纪律,反而让他们自由到极致了,也变得自律与顺从老师的话了。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识的是真理也不会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爱和自由》,书中用精辟理论和大量的案例深入说明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也同时纠正了成人对于爱和自由一些错误理解。书上写了《爱和自由》的重要性更是被提高到对中国人来说史无前例高度、纪律、独立、智慧、道德……这些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地方和品质,都取决于我们给孩子怎样的爱和自由。

  但是我感觉成人可能觉得爱是简单的,只要发自内心就可以。但这是主观误区,俗话说:“美国心里学家弗洛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精神建构过程,就无法给我们孩子他们所需要的爱。”

  同时蒙特梭利说:“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孩子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提供,接受这个观念,像发生一场内在革命,也意味我们会因自卑、压抑而感到产生自大。其实儿童弱小,他内在藏着一种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

 《爱和自由》读后感 2 2

 在新时代,女性在职场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名副其实支撑着半边天。然,女性既是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回归家庭,更是不丢相夫教子的重担。初为人母的我们,看着哇哇落地的婴儿,母爱便是一天一天在宠溺中泛滥。《爱和自由》这本书,告诉我们新手妈妈,想要育出优秀的儿女,除了细心、爱心、耐心之外,我需要更多的充实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你在长大,我在成熟。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我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蒙氏幼儿园,我很好奇,是个怎么的幼儿园,慢慢的园长孙瑞雪透过超多的实例来论述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我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原来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世界。《爱和自由》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它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

  对于育儿方面不仅仅是教育小孩,也是把我们成人的不良习性,修正过来。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自律和自觉,用自己的言行传递孩子知识,给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爱和自由》读后感 3 3

 熊孩子们常常令人捉摸不定。有时候他们很乖,非常配合,让你觉得感动,有时候又桀骜不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我们又疑惑,又头疼,甚至火冒三丈。

  我们想要一个听话的小孩,还是他们真实的`自己?也许并不矛盾,关键来自于意志力。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顺从与意志力之间的关系。

 孩子的顺从,来自于内心之爱。因为有爱,才能够去顺从。孩子又在顺从的过程中,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意志力。

  旧的教育观念,是对孩子说教,让孩子去学习榜样的行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让孩子顺从的目的。但是强加的意志,实现了表面的顺从,但不能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有压迫必然会有反抗。

  有爱的环境之下,充足的信任和空间,孩子能够感知受到的尊重,精神得以自由。于是能够判断不同环境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用自身的行动做出纪律的遵守,实际上也是意志力的体现。

  天才儿童异于常人之处,更多的在于内心驱动的力量。他们内在的品质与品格,会驱使他们投入的完成一件事,而不惧困难和挑战。

  天才儿童的成就,我相信不是家长传输的经验所得,而是在父母的帮助之下,得到了真实自我的呈现。

  意志力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通过孩子的运动和探索活动逐渐发展而得到的能力,有赖于持续、稳定的环境的支持,因此也容易遭到破坏。

  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不再用旧观念去教育和要求孩子,不再没完没了的说教,不去破坏他们意志力发展和追寻自我的过程。去做一名理智的帮助者,而不是“无私奉献”的主导者。

 《爱和自由》读后感 4 4

 读了《爱与自由》,我有三点体会:

  一、不要让家长和教师不由的成了孩子成长的羁绊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当中,要经过观察、触摸、操作、参与、活动来认识世界。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当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不能压制、包办、胁迫。比如孩子不细心受了伤,他哭了起来,家长就说:“你要坚强,不能哭。”这是压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是包办。孩子不愿意上各种兴趣班,家长就硬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这就是胁迫。

  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科学地爱孩子

 科学地爱孩子,就是让我们的爱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真正在爱他,如果他会表达,他会由衷的说“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教师,我爱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研究问题,就容易做到科学地爱孩子。在澡堂洗澡时,常见到一些妈妈拿着澡巾给孩子搓背,孩子的肉被搓红,哇哇大哭,可是妈妈仍不停手,还说:“净会闹人!”儿童的皮肤是多么娇嫩,可是妈妈无情的伤害了孩子却浑然不知!我们有些学生作业做到很晚却做不完,这是对学生身体的摧残。

  三、让孩子成为自我的主人

  让孩子自信、阳光的成长,这样的孩子抗挫折本事强,善于解决问题。这种有独立性的、自主性的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人类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劳动者。正所谓“人各有志,生财有道。”《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之所以最终疯了,就是他没有成为自我的主人,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最终,我用《爱与自由》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你帮忙了他,但他真正的心里过程是由他自我完成的,而你的帮忙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忙他让他自我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爱和自由》读后感 5 5

 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犟了!”“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需求。

 当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在哭闹着坚持时,我们难道不能问个为什么吗?难道是孩子太贪心?不!不能用成人已经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当你不知如何办时,给孩子自由难道不是个好办法吗?尤其在儿童小的时候,正是他的审美观形成和建构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形成审美观的条件和机会。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篇九: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1)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曾经做过实验, 在一个年龄段, 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 无论多有吸引力的器材和活动都不能吸引他,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 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幼儿园最小的孩子是一岁半,我们用一岁半到六岁的孩子做试验,把超越智力水平的教具给孩子,如果教师不强制,不给儿童压力,儿童只会按照他的内心需求走。比方说,他喜欢玩水和玩沙子,只要把他带出去,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他只玩沙子,脸上懵懵懂懂,对他怎么说脸上都是这种表情。他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成人阻止他,他会同成人抗争。

 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他两岁多的时候,他爸爸买了两个玉米,对他说:“你一个,你妈妈一个。”他走过来以后说:“这两个玉米,爸爸说都给我吃。”我问他爸爸,他爸爸说:“不是的,是给你一个,给孩子一个。”我对孩子说:“爸爸说给你一个,给我一个,并不是说都给你吃。”我的意思是他撒了一个谎,他听完这话后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站在那思考了一分钟,一动不动,然后毫无表情地走了。

 “怎么会这样?”真奇怪。但是,有一天,他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脸上特别尴尬和难为情,不让人说。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了这一步。如果成人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发展,而是强加于他,逼迫他做,这个孩子的发展就可能进入误区,真正的道德感就无法建立了。?

 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认为精神的种子从不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 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 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他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包括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但是今天,当我们把儿童的自我、知识各分一堆时,一切都被破坏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儿童内在的秘密。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7)

  一个孩子,一手拿着洗脸毛巾,一手拿着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把“软”和“硬”这两个词及时告诉孩子;有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蒙特梭利在两本书中都说:“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感觉。这些天大家听讲,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有所体会的那部分内容。你只能听见部分内容。这个部分内容,必定是你的感觉最深的那部分,必定跟你的经历和心理状态相契合。

 关于儿童,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的孩子。他一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我当时心里有点着急,我想他是不是有点迟钝?当时急得我都要到医院去给他看舌头了。我家有个教棒,我就拿着这个教棒给他指“灯”。我说:“这是灯,灯,灯!”指完以后我又指着书说:“这是书,书,书!”我天天抱着他,给他指这指那,家里都指遍了, 每天重复。

 但孩子依然“木木登登”, 什么表情都没有。

 我想:

 “怎么回事儿, 这个方法怎么一点都不起作用呢?”他的听觉很好,有时候会说:“啊,啊,啊!”这说明他嗓子没什么问题,我弄了一块干净毛巾把他的舌头拽出来,看看舌下有没有粘连,没有,就证明舌头也没问题。

 但他就是不说话。两岁一个月的一天,他跑出去玩,外面停着一辆卡车,他要上卡车,我就把他带上去。那时候正好是夏天。宁夏夏天的傍晚,天空的蓝色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湛蓝湛蓝的,非常的广阔和深远。那种感觉会终生留在你的记忆里。我的孩子就扒在车栏杆上,仰视着天空。他看了很久,我不知道天上有什么东西吸引他。我说:“天!”我孩子就说:“颠(diān)。”第一个会说的是“天”。他那个大舌头就说“颠,颠,颠。”当时我很震惊。过了一会儿他就不断地指着说:“天,天,天。”从那一刻起,他见着人就拉人的手说:“天,天。”说了三天。后来我指着脚下踩着的地说:“地,地!”我孩子说:“地”,这是第二个词。我当时想,应该再给他说一个天和地中间的东西。我说:“树,树!”他不说,他坚决不说“树”。我说:“人,人。”他说:“人,人。”他掌握的头三个概念:天、地、人。在这以前,实际上我不断地给他指着“灯”和“书”,而且我孩子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站在书架那儿,把书一本一本往地下扒拉。扒拉下好大一堆,在那儿玩一会儿,然后撒一泡尿,尿一撒就走了。每天都这样,以至于我们家的书已经被扒拉得很乱了,没办法就弄了个柜门把它封住。在这个过程中,他如此地接近书,不断地摸书,但是我给他指着书说“书”他不说。这恰恰说明他没有观察到书,他对书没有感觉。而他观察天时天触动了他,他对天有感觉了,恰恰这个时候我把这个词语给了他。

 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蒙特梭利说,这个东西就叫“智力”。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个人也不一样。

 现在我们明白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你知道儿童的感觉需要多少时间吗?再说,你让儿童注意一朵花,他却可能注意花上面的一个斑点。我敢说这种“教”恐怕会把孩子教糊涂的,你的语词不知道把什么概念化了,你的语词,对孩子,对你,都不知道表达了什么。这样的孩子上了学,头脑不清,思维能力弱。长大了,也比较糊涂,而且互相之间——像北大著名的教授金克木说的“谁也不理解谁”。

 很多人认为儿童不断用手往口里放东西这个行为是没有意义的,或是不知饥饱的表现。小孩子刚生下来,开始时如果他能够偶尔把手伸进嘴里,他第二次还会这么做,第三次、第四次……你就会发现他的手往嘴里伸的这个动作又快又准确。你看很多小孩子睡觉的时候都是这样:把手攥得紧紧的。他这个时候还没有经验。经验还没

 有告诉他手能放到嘴里,他控制不了手。但是一旦他把手放到嘴里,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以后,他会不断地把手往嘴里放。这种不断的动作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反复进行就能产生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产生了智力。皮亚杰(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1896~1980 年)称之为“智力的萌芽”。

 实际上儿童在一岁以前,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能够抓到而且能够往嘴里放的东西,他都会往嘴里放。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拿着她的洗脸毛巾放到嘴里了,正好另一只手又拿了一个把梳子——很硬的东西。这个小孩就不断地用嘴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不断反复进行,来回交替。朋友觉得很奇怪,就问我。实际上我们知道儿童已经对“硬”跟“软”有感觉了, 他用嘴已经感觉到了。

 但是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没有把“硬”跟“软”这两个词汇同孩子已经建立的感觉配上对,有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拿开。

 我觉得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配对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第三章 智力来自哪里?(16)

 人天生不一样,生命的高贵在于每个生命和其他生命都不一样。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不是这样。当一个人对事物有独特的感觉能力和把握能力时,他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沉思的,宁静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培养儿童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画画全班都画,数数字集体来数……人们有很多必须共有的东西,比如知识、道德,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东西不能用共同的时间教,即使能用,那也是小学及以后的事,那时儿童的精神胚胎有个变化,能把感觉点转向成人招引去的注意点,这个能力年龄越大就越强,但儿童在小学时差别还比较大,必须要把握好,在没有差别的教学中保护差别。

  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煞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个性给理解错了,认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是富有个性。其实不是的,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但是为什么我们造就了这么多相同的人呢?我们没有我们的思想,我们随大众,随大流,大概这样会使我们有安全感。这就是精神上的不独立。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人是独立的。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蒙特梭利说:我们造就了大量的平常的人。而那些有独特思维的人就作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存在。假如我们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儿童,让他们符合人的自然发展法则成长,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富有创意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也都会承认他有非凡的智力。他的大脑头骨还被科学家们保存着研究着。人们一直在研究他的大脑构造是不是和普通人不同。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它和普通人的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真正的差别在哪儿呢?在他童年的时候。他和其他儿童不一样,周围的人们、老师们说他患了弧独症,认为他弱智,没出息。可人们的看法是错的,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蒙特梭利说:“我们可能要问,使儿童能在所遇到的无数印象中选择某种印象的这种特殊兴趣是什么?很明显,不可能存在外部的刺激。”她又说:“如果你对一套新衣服极其满意,你就会开始注意其他人的这种衣服。”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你新买了一件衣服,你觉得这件衣服特别好,你走到街上就容易看到这件衣服,即使在一千个人里头你也能发现它。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当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他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

 儿童始于一无所有,并独自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蒙特梭利语),敏感期就是围绕着它转的。儿童的整个生命发展依据他自己进行。很多父母都说,我要教这个孩子,要把这个孩子教出来……好像儿童的整个智力发展依据这个成人。如果这个成人不在了,他就会成为白痴,大多数成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当儿童在做些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么样。实际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和创造性的。蒙特梭利说:“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这个理性的过程就是一种自发的运动。尽管儿童的这种精神发展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就好比说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成人的帮助,他会死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我们的帮助他会死掉,我们就能成为他的“救世主”。尽管我们帮助了他,但他精神的发展是依靠他自己的,我们只是帮助他形成概念,联结概念,区别概念,发展思维。

 我举一个例子。

 我孩子因为第一个认识的是“天”这个概念, 所以天上的星星也是他随之最早认识的事物之一,“天”、“星星”属于一个范围之内。当时我已经搞了几年蒙特梭利教育,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的好多观念还是传统的,所以我在给他灌输所谓的知识时,依然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的。直到宁夏蒙特梭利幼儿院建立以后,我开始观察大量的孩子,我传统的观念才逐渐转变过来,我的行为才同蒙氏教育配上对。有一天我们家的电视上出现了黑猩猩,我对儿子说:“辛辛,你快看,这是猩猩!”我儿子当时的状态真像计算机出现故障一样,他说:“星星,啊……”目瞪口呆地指着天,极为惊惧。他不知道这个“丑八怪”怎么跟天上的星星是一个词。这说明...

推荐访问: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 读后感 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sh-renlong.com/zhuantifanwen/duhougan/1458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