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盛茂公文网!

沈炎南教授中医教育思想与教学经验述略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03 11:50:04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已故沈炎南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及教学经验:重视中医经典教学,重视临床实践,注重理论与实际与相互结合;教学上讲究紧抓主题与重点,善于释疑解惑以突破难点,善于利用图表使经典教学更直观浅显;学术上主张兼容并蓄、采纳百家溶为一炉等。这些对当今中医教育及教学都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沈炎南 中医教育思想 中医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119-02

沈炎南(1920—1992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曾担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新中华医药月刊》社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等。在长达四十年的中医教育历程中,程累了非常丰富的中医教学经验,笔者曾跟随沈老从事中医教学工作,耳濡目染,亲身领略了沈老的教育思想、理念及教学方法。现据当年的跟师笔记及记忆所及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1 重经典教学,牢固中医理论基础

沈老认为,在中医药人才成长的道路上,中医经典、中医理论基础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想在中医学术上有所成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医基本理论按现代所分,包括了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但这些都源自中医的经典著作,而且这些只能作为入门而不能代替中医经典。因此,中医理论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中医经典。只有学好经典,对经典理解透彻,对经典理论掌握充分,才能算得上具有较深厚牢固的中医理论基础。从这一理念出发,沈老无论在带徒、还是在中医院校日常教学上,都不会首先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治病方法,尤其是不会过早传授什么秘方验方之类。而是要求学生首先静下心来,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认为过早传授治病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成为“游医”、“走方医”,肯定不能培养出高级中医人才,更加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大师。所以,沈老尽管出身于中医临床医生,但他却执教《内经》几达四十年,对《内经》理论有精深的研究和高深的造诣。他是全国高学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专业使用的五版教材《内经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出版)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教学参考丛书《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编委。与此同时,沈老对《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及温病学、本草学等经典著作都有很精深的钻研。这些学术造诣使沈老在中医经典教学中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沈老在中医教育理念上以重经典、重基础为首务。而他自己本身就以广博而深厚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并在日常教学中时上处处体现出来。

2 重临床实践,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沈老重经典,但坚决反对“以经解经”。他认为中医经典的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临床实践,是我们祖先对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发展起来的产物,又反过来对临床实践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沈老认为“以经解经”,理论来理论去,是不能正确领会与理解经典的实质涵义的,因而也根本无从学好与掌握好经典昭示的理论。沈老在日常教学中,对经文的解释每每紧密结合临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生阴长”的理论,学生大多感到抽象费解。沈老就首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常识“万物生长靠太阳”去理解,没有阳光的照晒,万物是不可能生长的;然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医临床实践去理解,举一临床案例,有一位血虚病者,先用补血为主的四物汤之类,吃了很多都不见效,低下的红血球、血色素就是上不去;后经沈老辩证,重用黄芪补气为君,加少量当归补血为臣佐,服药数剂即见明显效果,红白球、血色素均明显上升。气为阳、血为阴,气(阳)不足则血(阴)无从以生,故须补阳气为主,阳气健旺阴血才能生长,此即“阳生阴长”之理。如此解释学生大都感到较好理解,并容易牢记。1980年12月法国中医针灸代表团访问我国,途经广州时到了我校,代表团团长、法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鲁斯坦(译音)在与我校教师座谈会上也提出了“阳生阴长”问题,感到抽象费解,曾苦思冥想许久并请教多人,一直未得到满意答案。沈老就根据上述临床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鲁斯坦对此阐析自感茅塞顿开,心中久积之疑团豁然消散,对沈老一再表示感谢。

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沈老在中医经典教学中几乎是时时处处都密切结合临床实际。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有机地结合临床实际去理解经文,才能理解得透彻,记得牢固,以后在临床中也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沈老就从临床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之类的患者受凉或饮用寒冷饮料或食用寒性食品而易于复发的事例引导学生去理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本则经文;而根据经旨精神,学生以后在临床上就会劝导慢支、哮喘、肺气肿之类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力戒寒冷或寒凉饮食,以防止疾病复发。

沈老认为,要做好一个中医经典的教师,仅仅从书本上钻研经典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从事临床实践,不断丰富与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才能上好经典课程。沈老正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的。他从事中医经典教学几达四十年,从未脱离临床,即使在他七十高龄,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不分寒暑,坚持到附属医院出专家门诊。所以,他在带青年教师时,都要求他们坚持临床实践,严格练好理论功底和临床功底这两项基本功。认为这是做好一个经典教师的必备条件。

3 重教学方法,深入浅出释疑解惑

沈老在中医教学生涯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在课堂教学中紧抓重点,解释疑难,讲课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听者莫不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笔者记忆所及,沈老在教学上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3.1 牢牢扣住主题,紧抓重点不放松

沈老认为,每一篇经文都有其主题,这一主题基本上就是全篇的重点所在。因此,在教导上要牢牢扣住其主题,使学生能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其他次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素问·咳论》的教学中,沈老就开宗明义地朗诵经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从生理、病机直到临床一一阐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机理,在教学中沈老反复地申述了这句话,一堂课下来,这句话就已牢牢植入了听众的脑海中。时至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有当年听过沈老课的人说:“啊!沈老,就是那个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老师。”可见其印象之深。

3.2 善释疑解惑,实破难点不停滞

经典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特别是某些古往今来观点不一、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难点问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纠缠不休,往往会影响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学习,甚至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沈老对难点问题在课堂采取不纠缠,速战速决而又有所引导的方法。如《素向·脉要精微论》:“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各注家争议较大,至今未有定论。沈老在教学中既按教材作出解释,但又指出有王冰、张介宾、张志聪、张琦等的不同解释,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找相关资料查看,在课外时间再与之共同讨论。这样,既照顾了面上的教学,又使有志于深入学习探讨的学生得到较充分的指导。平时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沈老与学生共同讨论的身影。沈老在广泛参考诸家之说的同时,往往会同时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如对《灵枢·经脉》“强食生肉”,诸家注解不一,有释为“强令人生食豕肉”,有解作“勉强进食,生长其肉”等,均很牵强或于理不合;沈老认为“强”应作“劝”解,引《周礼·司谏》注:“强,犹劝也”证之;“生”字古与“牲”通,引《论语·乡党》释文“鲁读生为牲”证之;全句解作“劝导患者食牲畜之肉”,则文从义顺,又简洁明了,且与实际切合,颇有独到见地。

3.3 善用图表,直观教字更显浅白

对于古奥难读的中医经典,沈老善于用一些图表来进行解读,使学生易于理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在第三段中专论了四时五脏的平、病、死脉,而在最未一段又具体描述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形象。中间隔了数段经文,初习者往往难习费解。沈老就将此二段经文合起来讲,汇总制成表1:

对着此图表进行讲解,学生觉得很直观,很分明,大大增进了对经文的学习与掌握。此外,沈老在教学中常常将古奥难懂的经文简化成更为直观的示意图,使字生易于理理与掌握。如《素问·标本病传论》首段就论述了“病有标本,剌有逆从”的向题,按原文文字上往往容易混淆难解,沈老就根据经文含义制成图1:

对着图1,什么叫从治、逆治就一目了然,易于理解了。

除此之外,沈老还有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尽介绍。

4 重兼容并蓄,采纳百家溶为一炉

沈老在学术上不存偏见,善于采纳各家学说之长为已所用。他认为尤其在教学上不应当存在门户之见,而应当采集诸家之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到最佳的知识,掌握到最好的医术。早在上世纪上半叶,伤寒、温病两派就争斗得不可开交,几成水火之势。沈老当时就明确指出,伤寒与温病是中医学在不问历史时期产生的不同学说,从根本上来说,两者理论上同出一源,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不能互相否定甚至相互攻讦。认为伤寒、温病的学说各有长处,应当相互结合,互补长短。沈老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如他曾根据伤寒的理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两感证”,根据温病理论用吴又可达原饮加减治愈“登革热”等。沈老对各家学说也极为推崇,善于吸取各家之说为已所用。如对李东恒之脾胃学说推崇备至,善用李氏“补土”法治疗杂病,但他不盲目照搬,而是在李氏基础上吸收叶天士养胃阴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采用益气健脾、养阴运脾、益气养阴等法以治疗五脏虚损之病,收到很好疗效。又如他用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之清上蠲痛汤加减治偏正头痛,用俞根初羚角钩藤汤合止痉散加减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中毒性脑炎,用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瘫痪等,都体现了沈老善于采纳百家之长溶为一炉的治学作风。沈老将自己治学作风也贯彻到教学中去,既对自己带徒的弟子这样要求,也对广大学生这样要求,为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起很好的作用。

沈老离开我们已十多年了,其良好的师德风范永远是我们学生、弟子心中的丰碑。沈老留下的宝贵教育思想与教学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有待我们今后能进一步发掘,使之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2.

[2]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1版.1981(4).214.

[3]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1版.1981年第4次印刷本.99.

推荐访问:教学经验 中医 教授 思想 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sh-renlong.com/zhuantifanwen/jiaoyuzhengdun/1986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