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盛茂公文网!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0-16 08:25:05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5篇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湖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助力成长”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5篇

篇一: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南省中小学 “ 青年教师助力成长 ” 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及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指南>等 11 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司函〔2020〕11 号)精神,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助力青年教师从合格到胜任的转变,拟实施中小学青年教师助力成长工作坊研修项目,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研修目标

 1.帮助青年教师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教学体系中,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解决工作中的师德困惑,增强乡村教育情感,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2.以学科育人能力为主线,重点提升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分析、对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对课堂作业的命制等专项能力。

 3.指导青年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形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能力。

 4.树立教科研工作意识,提升青年教师发现教学问题,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教学问题的反思研究能力。

 5.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从合格教师到胜任教师的成长计划,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二、 研修对象

 全省各市(州)、区县(市)中小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青年教师。

 三、 研修内容与方式 本项目聚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重点开设“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与学科知识、学科育人与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四个维度的培训课程,每个维度由若干研修主题构成,每个研修主题拆分为若干微专题。此外,学员还可根据需要选修本平台其他项目“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与“职业信念与教育情怀”模块相关课程。

 研修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将青年教师的岗位实践与学习研修相结合,网络研修与集中研修相结合,增强参训教师持续提升专业水平的内动力,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四、

 研修学时

 本项目提供总计 140 课时以上视频课程,可供学员学习1-2 年。学员每年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课程资源包中选学视频课程 50 学时,线上交流研讨、资源分享、完成作业 12 学时,各市(州)、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少于 18 课时(3 天)的集中研修,每年计 80 学时,两年共计 160 学时。

 五、

 课程设置(以高中阶段为例)

  维度

 序号

 主

 题

 学时

 师德 修养 (20 学时)

 01 有关教师的政策与法规 3 02 教师的职业信念与理想 3 03 教育道德问题与教育伦理

 2 04 师德修养与学生全面发展 3 05 教育威信与教育公正 3 06 教师的智慧与人格魅力

 3 07 中外教育家生涯故事 3

 专

 业 理

 念 (60 学时)

 (一)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08 认识与践行现代教师观

 2 09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构

 2 10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

 2 11 教师的文化知识与素养

 2 12 教师的科学修养与教育理性 2 13 教师成长的路径与规律

 2 14 创新教育与教师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2 15 教学准备与教学反思艺术 2 16 课堂教学技能与应用艺术 2 17 校本专题研究与科研伦理 2

 (二)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18 人本主义理论与学生发展 2 19 多元智力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0 需求层次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2 非智力因素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3 思维科学与学生发展

 2 24 建构主义与学生发展 2 25 核心素养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6 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2 27 学生独立人格与合法权益

  2

  (三)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与行为

 28 民主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29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0 “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2 创新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3 素质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4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2 35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观和教材观

 2 36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 37 “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再认识 2

 学科育人(30 学时)

 38 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

 3 39 学科育人理念的理论逻辑

 3 40 学科育人的目标与价值的理解

 3 41 学科育人与核心素养 3 42 学科育人与科学人文教育 3 43 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3 44 学科育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3 45 学科育人成效的生活情境化凸显 3 46 学科课程规划与实施技能

 2 47 学科课程标准解析

 1 48 学科学习环境打造与应用 2 49 学科育人案例研析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30 学时)

 5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特征和意义信息 1 5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标和内容

 2 5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3 5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常见工具与技术应用 3 5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技术应用 3 5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3 56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3 57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 3 58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观课议课 3 59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路径 3 60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评价 2

 6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案例研究 1

篇二: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2 -宝安区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行动计划(2021-2025 年)2022 年 7 月

 - 3 -目 录一、发展基础..............................................................- 6 -(一)取得成效...................................................... - 6 -1. 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初具规模......- 6 -2. 教育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区,辐射域外.. - 7 -3. 智慧教育探索全面启动,特色鲜明...................- 7 -4. 智慧校园建设点面结合,亮点纷呈...................- 8 -5. 在线教育保障能力突出,效果显著...................- 8 -6. 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升,成效突出...................- 9 -(二)面临机遇.....................................................- 10 -(三)存在挑战.....................................................- 12 -1. 教育信息化发展优质均衡水平亟待提高...........- 12 -2. 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投入亟待加大.....................- 12 -3. 教育大数据治理体系亟待形成........................- 13 -4. 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 13 -5. 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队伍亟待扩大................. - 14 -二、总体思路............................................................ -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思路.....................................................- 16 -三、建设目标............................................................ - 18 -

 - 4 -四、重点建设任务......................................................- 19 -(一)实施“新基建”工程,高标准推进宝安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 -1. 区域智慧教育新型 5G 专网建设项目................- 21 -2. 智慧校园网络优化升级项目........................... - 21 -(二)实施“新平台”工程,推动数据底座环境下的教育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 22 -3. 宝安智慧教育数据底座建设项目.....................- 22 -4. 宝安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23 -5. 宝安区教育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 24 -6. 教育大数据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25 -(三)实施“新课程”工程,以智能空间赋能课程创新 - 26-7. 宝安区云端学校建设项目...............................- 26 -8. 新型智能学习空间建设项目........................... - 27 -(四)实施 新素养 工程,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28 -9.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项目........................... - 28 -10.师生信息素养提升项目.................................. - 29 -(五)实施“新安全”工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 30 -11.智慧教育支撑环境安全防护体系提升项目........- 30 -

 - 5 -12.智慧教育计算集约环境升级完善项目..............- 30 -五、保障措施............................................................ - 31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 - 31 -(二)引入多方智库,协同推进............................. - 31 -(三)完善投入机制,有序推进............................. - 31 -(四)建设专业队伍,全面推进............................. - 32 -(五)强化安全保障,稳步推进............................. - 32 -(六)明确督导考核,整体推进............................. - 32 -六、附则...................................................................- 33 -(一)本行动计划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与说明。......- 33 -(二)本行动计划的项目推进预期效果、进度及部门安排等在附件中予以说明。..............................................- 33 -附件 1 宝安智慧教育十四五期间项目推进预期效果......- 34 -附件 2 宝安智慧教育十四五期间项目进度及部门安排...- 36 -(一)项目进度安排..............................................- 36 -(二)项目推进部门安排....................................... - 37 -

 - 6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全面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宝安区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按照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以及深圳市“双区建设”和宝安区打造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的战略部署,根据《深圳市教育“十四五”规划》《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宝安区“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宝安区关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宝安教育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基础(一)取得成效“十三五”期间,在市教育局指导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通过宝安区教育局积极努力,宝安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迅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初具规模宝安区致力打造智慧教育网络支撑环境。根据智慧宝安建设总体框架,宝安教育创新组网方式,实现了全区 580 个办学单位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网、视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接入率达 100%;承载超过 16 万台上网终端、518 个网站和智慧教育业务系统。高标准建设区域教育城域网网络与数据中心、智慧教育中心,形成区校联动网络安全防控体系,被评为广东省校

 - 7 -园网络安全示范区。. 2. 教育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区,辐射域外宝安区建成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是全国基础教育首个落地的 SOA 云平台,获评中国城市信息化应用成果奖,汇聚宝安基础教育招生、校园长重点业务、教师招聘、民办学校项目管理、预算及固定资产管理、继续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教育督导等 23 个管理系统,为区域教育数据治理提供一站式服务。2016 年率先在全市集约化部署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教育部国家教育资源云平台在广东省落地部署最早、深圳市唯一本地化部署的区级平台,获评为教育部和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应用区域。平台与广东省粤教云互联互通,融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汇聚了教研、名师、区域特色、K12 学科等资源。平台本土生成性资源总量超过 228.3 万个,访问量达757万人次,师生、家长注册用户超120万人,空间开通率达100%,宝安优质教育资源已走进千家万户。宝安教育创新第三方平台引入与备案机制,部署了区校两级企业微信、阿里钉钉、问卷星等平台,构建了区校两级教育业务数据监管体系,为学校教育教学应用提供一站式互联网平台服务。. 3. 智慧教育探索全面启动,特色鲜明宝安区在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中,以创新应用推动智慧教育内涵式发展。建成了全市基础教育最大规模的区域教育网络。实现公办学校 100%完成 5G 基站建设与网络覆盖,在全市乃至全国基

 - 8 -础教育中率先启用 5G+智慧教育应用,迈入 5G 时代。2017 年建设启用全国首个未来教育体验中心,以该中心为未来教育的探索基地,先行先试,为未来教育规划与建设提炼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辐射全区乃至全市,打造深圳市未来教育建设与展示的高地。102间学生创客实践室的创建,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项目”,科创教育在宝安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平安校园智慧综合管控系统,覆盖全区所有公民办学校、幼儿园,接入视频超 1.7 万路,在线率达 98%,构建了深圳最大的、光网全覆盖的校园安全监控体系。采用“1+58”的建设模式,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学校电影综合实践室,普及中小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市率先创建电影综合实践教育创新示范区。. 4. 智慧校园建设点面结合,亮点纷呈宝安区持续推动智慧校园试点校建设,逐步推进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施精细规范管理,以智慧校园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提升。海旺学校等 9 所学校评为“教育部人工智能试点学校”,松岗中学等 9 所学校评为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沙井街道新桥小学、深圳市石岩公学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5G+智慧教育落地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宝民小学等学校进行试点。. 5. 在线教育保障能力突出,效果显著疫情期间,宝安是全市唯一主要依托自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的单位,在线教学学校参与率 100%。宝安利用本地化部署的资

 - 9 -源平台,服务线上教学、网络教研、特色活动,发布 17 万多个导学案例、学生提交导学案 429 万多个。“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全区 33 万中小学生齐聚“云”端听课,1 万多名教师在线学习和观摩,开创了近年来区级线上课程上课人数新记录,体现了宝安教育信息化庞大的支撑能力及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浪等媒体相继予以报道。. 6. 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升,成效突出宝安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与教学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发展快速推进。宝安区未来教育体验中心中的教师应用技术学院于 2017 年 11 月揭牌启用,支持教师开展线上线下自助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2017 年宝安区启动“薪火计划”学科骨干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培养面向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学名师与领军人才。课题作引领,活动促应用,宝安在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课题研究上,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近三年,省级以上立项课题 20 个,结合“三大计划”“三名工程”,推动了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圳市创客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宝安区连续 5 年一等奖人数位居各区之首。新安中学(集团)等 22 个学校社团评为“深圳市优秀科技社团”。在教育部批准举办的“2020—2021 学年“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宝安学

 - 10 -子成绩优异,共斩获 6 个一等奖,19 个二等奖,26 个三等奖。(二)面临机遇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千载难逢机遇,要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在 2018 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地位,并要求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9 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再次强调要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了在线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提供了指引。2021 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2022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 11 -在“双区驱动”下,深圳教育信息化也迎来了“先行先试”的历史机遇。2020 年 8 月,深圳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2021 年 2 月,深圳入选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为响应国家政策和省、市要求,宝安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窗口,各类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旨在持续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通过高标准建设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健全数字化教育管理体系、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探索构建未来学校新样态等举措全面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深圳市宝安区关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宝安教育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互联网”的综合生态体系,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先行区的目标。《中共宝安区委区政府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智慧教育创新生态体系”; 《宝安区“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普惠的公共服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高标准建设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健全数字化教育管理体系”“探索构建未来教育新样态”等路径打造宝安区智慧教育创新生态体系,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期间宝安教育亟待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

 - 12 -(三)存在挑战立足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宝安建设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重要一环,对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能时代宝安区教育变革的新需...

篇三: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XX 市建设“活力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2 年)》、XX 市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努力做好学校“田园学堂”项目,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服务、研究、引领、助推”功能。规范引领学校科研常规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科研品质。

 二、工作目标 1. 引领精准。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进学校教育治理与课堂改革,以解决问题为靶向,提升学科专业品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水平。

 2.研究扎实。加强以“教学六认真”为侧重的一线教育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开展服务学科专业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强化基于问题的循证过程,寻找最佳解决策略和途径,总结教育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

 3. 指导专业。建设科教融合的学校科研队伍,加强科研指导力量,增强专业指导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过程与学科的研究活动,加强优化方案、应用方法、策划活动、管理过程和提炼成果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4. 服务创新。进一步释放科研活力。以联盟协同研讨、课题协作研究、课题专项研究等方式创新与拓宽科研培训与学习的渠道,继续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研修方式。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扎实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活力 1.加强阅读,夯实教师理论修养

 本学期继续通过阅读促进全体教师理论修养,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要求青年教师每月阅读理论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学习,有研究,有收获。重点围绕市发展中心编制的《燃荻》,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同时把读书和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课堂实践,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

 2.规范指导“十三五”课题及项目的开题结题工作 目前学校在研的 1 个 2022 年科研项目,将进入集束开题,教科室将指导课题组成员进行方案改善,对此,教科室将指导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开展“三报告两表”的撰写,为开学后的集束开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落实研究措施 3.提前做好“十四五”课题申报报备工作 本学期是“十三五”向“十四五”迈进的关键时期,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课题指南”,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在全校教师中征集“十四五”选题意向,并从选题中确定学校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申报表的撰写,及时向教师发展科研处进行报备。

 4.强化科研过程管理 对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将严格按照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具体细则,即按“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六大板块,严格按要求上传,校教科室将采用指导服务、例行督查等形式,规范化的管理要突出各项资料的真实性,大力提倡教师在研究过程积累原生态的记录以及鲜活的、有自己思考的研究体会、案例等资料,促进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发展。

 (二)践行教科研训一体化,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1.深入“幸福课堂”建设

 依托学校“田园学堂”研究项目的推进,结合 “活力课堂”的教学主张,强化课标、课程、课题、课堂“四位一体”研究,将教学品牌建设向纵深处推进。本学期,继续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方法总结可操作步骤与独特有效的经验方法,在各学科加以推广,并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使课堂教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品牌。

 2.开展科教融合专项活动 继续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单位,将着力研究“田园学堂”不同课型的观察量表、活动单的研制,组织“课题研究课”、“同课异构”、“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课堂观察研究,同时结合“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开展科教融合系列活动,带动教师主动参与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切实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常态课的教学实效,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推进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学校科研影响度 1.推进科研平台多样化 充分利用联盟科研协作共同体、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二大类科研协作平台,以及本校的科研中心组、青年教师联盟等平台,在“学”中滋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科室将注重核心科研团队的学习,使参与课题研究、投身课程改革成为教师的内在自发行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其相关的培训、观摩、竞赛等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为自己的研究注入更多的先进理念和科研方法。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与贵州帮扶学校间的结对共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主题研讨,在跨域交流、思维碰撞中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

 3.推荐一批课题研究成果 学期末将在全校范围内推荐一批科教融合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课题成果方面),积极向省级刊物、《XX 教育》投稿,争取有更多的一线教师能有文章发表刊登出来;三是相关课题

 阶段性成果推广,组织学校“十三五”的各级各类课题成果推广,可以是论文发布,也可以的课堂观察等模式开展,引导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善于总结,善于提炼,力争有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推荐出来。

 附:月行事历 九月份 :

 1.制定教研研工作计划及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计划 2.课题组长例会(商讨课题研究计划)

 3.组织好江苏省“蓝天杯”、苏州教育学会论文比赛工作 4.做好新一批论文组稿发表指导工作,做好《XX 教育》征稿推荐工作(第一次)

 5.开展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读好一本书《面向学习的测评:一种系统的方法》 6.校本课题申报培训。

 7.完成《燃荻》推荐(主题: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运用)

 8.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

  十月份:

 1.课题组按计划开展活动 2.2022 年度科研项目集束开题 3.做好《燃荻》推荐(主题:政社协同与教育现代化治理)、校级电子文摘《青年幸福教育文摘》编制工作 4.做好校科研、课题网站更新工作 5.组织教师参加陶研杯论文评选

  十一月份:

 1. 各级课题组按计划开展活动 2.课题组长例会 3.组织教师学习文摘《燃荻》,撰写读书心得 4.做好《XX 教育》征稿推荐工作(第二次)

 5.完成《燃荻》推荐(主题:科学课程衔接)

 6.完成校级课题申报及上报备案 7.组织教师参加苏州教育学会教案评选 8. 组织教师参加陶研杯教育小故事评选

 十二月份:

 1.做好 2022 年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考核工作 2.完成《燃荻》推荐(主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一月份:

 1.撰写教科研总结、课题学期汇报 2.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活动启动工作

 十二月份:

 1.做好 2022 年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考核工作 2.完成《燃荻》推荐(主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一月份:

 1.撰写教科研总结、课题学期汇报 2.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活动启动工作

 十二月份:

 1.做好 2022 年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考核工作 2.完成《燃荻》推荐(主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一月份:

 1.撰写教科研总结、课题学期汇报 2.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活动启动工作

 十二月份:

 1.做好 2022 年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考核工作 2.完成《燃荻》推荐(主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一月份:

 1.撰写教科研总结、课题学期汇报

 2.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活动启动工作

 十二月份:

 1.做好 2022 年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考核工作 2.完成《燃荻》推荐(主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一月份:

 1.撰写教科研总结、课题学期汇报 2.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活动启动工作

篇四: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mdash; 1 — 附件:

 龙湖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的通知》(国发〔2021〕9 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的通知》(粤府〔2021〕76 号)、《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汕头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的通知》(汕府〔2022〕45 号)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区“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分工和保障措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

  — 2 — 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引领推动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创新组织动员机制,推进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突出分类施策和精准服务,促进科普服务普惠与公平。坚持融合共享,促进科普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文化旅游、卫生健康、防范邪教等工作有机融合。坚持协同联动,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多元互动、协调共赢”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三)目标。

 到 2025 年,全区各地各人群科学素质差距明显缩小,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全区科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普活动覆盖面得到扩大,科学传播媒体融合程度得到深化,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普体系更加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龙湖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16%。

 二、提升行动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提升各阶段青少年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将提升科学素

  — 3 — 质的目标贯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改革,推广高质量科学教育教材和课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强职业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2.深入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与科技场馆等场所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校科学课升级,推动馆校合作提质增效。定期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防范邪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科普剧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教师培训,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教育作为教师培训进修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参与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工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族宗教局、团区委、区科协。)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树立农村新风尚。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卫生

  — 4 — 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和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科技专家服务团等作用,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2.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技能。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开展农民职业能力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3.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调整科技创新方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推动科技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面支撑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创新力的“卡脖子”技术。强化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和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培育。加快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技推广高素质人才、农村乡土专家、乡村工匠,着力强化人才支撑。

 4.加强农村科普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建设,提高流动科技馆的巡展频率,建设一批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农技驿站、农村夜校、科普惠农服务站、农家书屋等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科普中国乡村 e 站转型升级,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在农村落地应用。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参与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民族宗教局、区妇联、区科协。)

 (三)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 5 — 1.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宣传教育及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产业工人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开展各类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围绕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青年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巾帼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全面提升产业工人专业素质,培育技术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产业工人队伍。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加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双促进机制。面向产业工人,突出从业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开展订单、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高层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组织各类创新能力研修、提升班,培训高层次创新人才。

 4.开展日常性产业工人科普教育活动。加大面向企业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的科普宣传,组织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送科技活动。加大面向产业工人的健康讲座、应急知识科普宣传、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引导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等面向产业工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类科普活动。

  — 6 — (牵头单位:区总工会,参与单位: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

 (四)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的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电信诈骗,提升老年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能力。

 2.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促进行动。加强志愿者团队建设,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走进机构、社区、家庭,普及膳食营养、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增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3.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大力发展老年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发挥老科技专家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参与单位:区委宣传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民政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协。)

 (五)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和重要内容,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 7 — 培养,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举办高端科普报告会、科普大讲堂、首席科普专家报告会、现代科技知识讲座,科普和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机关、进党校等活动,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强化科学思维、提升治理能力。

 2.发挥网络优势扩大科学素质教育覆盖面。积极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学习。充分发挥“科普中国”、学习强国等网络教育平台作用,不断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丰富干部教育学习内容,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元化学习需求。

 3.完善考核机制。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落实与科学素质相关的具体要求。树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讲究科学方法的典型,为科学素质提升营造良好氛围。

 〔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工信局、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区科协。〕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成果、科研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成果科普化,通过公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科普视频、图书、实物模型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支持和引导企业利用社会资本整合科普资源和创新要素,开展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推动科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支持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等发展。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探索

  — 8 — “产业+科普”模式,强化公益性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作用,促进经营性科普产品和服务健康发展。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加强与媒体、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建设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鼓励科学家担任科普导师、传媒科学顾问等,参与科学教育与传播相关工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大科学装置(备)开发科普功能,推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3.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激发科普热情,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牵头单位:区工信局,参与单位: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科协。)

 (二)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加强我区科普资源库建设,促进科普信息化,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区、智慧社区等充分链接、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

  — 9 — 发展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推进科普中国 e 站转型升级,提升智慧科普传播能力。

 2.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专栏。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

 3.鼓励开展科普创作。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加强先进制造、卫生健康、生态保护等重大领域的科普创作。开发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培养科普创作领军人物。

 (牵头单位:区科协、区工信局,参与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分级评价制度。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法规,引导和扶持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兴办、建设、资助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2.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区域或行业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教育

  — 10 — 服务功能。

 (牵头单位:区科协,参与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龙湖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龙湖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城管局。)

 (四)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纳入本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加强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建设,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在日常科...

篇五: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 肇 恬 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 铺 园 骚 工作的整体发展, 阂 为学 侈 校教育教学此文 逆 转自斐 蔗 斐课件园的持 谣 续发展奠 占 定基础。

 啤 二、培养任务 责 及目标 宅

 1、市级及 闻 以 应 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 一 拯 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 栓 呛 育观念、思想政治、职 穷 夕 业道德、专业知识、 岳 教 燃 育教学此文转自斐 商 斐课 流 件园能力与教育 床 科研能 载 力等方面具有 江 较高素质 跃 、较高水平 帖 、较高知名 冶 度。掌握 乘 现代教育技术 中 成为具 赦 有自己教学风格 沤 、科 帐 研专长,能在本校 叁 乃 篡 至市教育教学此文转 稠 鸭 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起 某 瞩 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 龟 法 教师从“教书匠”向 杯 “ 贡 教育家”过渡。

 李

  2 昭 、校级骨干教 穷 师的培养 垣 目标是:使 淘 其成为具有 锚 现代教育 昼 观念,具有合 譬 理知识 岩 结构、具有一定 爷 教育 汀 教学此文转自

 斐斐 帧 课 界 件园、科研能力,在 熟 蒙 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 香 唁 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 贴 啦 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裕 。

 洋

 3、根据教 暗 育局要 捞 求,新毕业的 援 老师能够 菏 顺利通过“ 怂 一二三”考 考 核工程; 造 能够有一批人 渔 获得“ 耐 教坛新秀”、“ 诲 教学 粘 能手”、“市优秀 铭 班 霉 主任”、“桦甸市德 催 劲 育先进工作者”、“市 逾 材 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 卵 整 誉称号。

 三、具体 芋 培养 渝 措施

  (一 圣 )加强青 壬 年教师教育 又 教学此文转 贞 自斐斐课 浙 件园理论的学 荡 习

 噶

 科研兴校,必须 继 发 烬 挥全校教师的聪明才 竹 正 智,同时确立“因地制 淫 遥 宜,业余为主”的原则 岂 髓 ,推动工作着力点的 朱 转 蛀 变,努力培养和造 袋 就一 岩 支自身素质较高 灾 而又懂 摄 得如何进行素 帚 质教育的 虚 新型师资队 夺 伍。

  1 霓 、通过 闻 教研组有计划地 雏 学习 礼 教育教学此文转自 抵 斐 辽 斐课件园理论材料, 训 赠 并做好摘记。

  2、 上 团 每学期聘请专家开设 蚌 教 盅 育教学此文转自斐 此 斐课 对 件园专题理论讲 医 座,努 闺 力提高青年教 毋 师的教育 尹 教学此文转 性 自斐斐课件 贞 园理论水 邀 平,青年教师 糖 要做好 轻 记录,写好心得 撑 。

 绪

  3、每学期在教 歇 沾 研组开展教育教学此文 乍 倔 转自斐斐课件园沙龙, 贼 姓 做好记录,写好心得 俊 , 耘 以便互相交流,互 瞒 相促 傣 进,共同提高。

 钾

 4 常 、采取“走 潭 出去,请进 男 来”的方 梆 式,拓展视野 堰 ,取长 蔗

 补短,增长见识 抄 。

 唬

  5、组织青年教 太 邱 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蒸 锻 包括上岗培训、教科研 质 药 培训、新课程改革培 吧 训 熄 、班主任培训等。

 询

 铸 (二)加强青 鸡 年教师教 烟 育教学此文 婪 转自斐斐课 殊 件园水平 掩

 1、组织 价 青年 虏 教师参加校级、片 现 级 谐 或市级以上各类评优 晴 适课比赛,如“二优”“ 处 籍 四优”课评比,语文、 酝 乙 数学老师会教;青年 绎 教 箱 师基本功竞赛等。

 窜

 焰 2、组织青年 跪 教师参加 隐 市级及以上 伦 课改观摩课 努 ,如昆山 誓市百节优秀展 漏 示课等 趟 。

  3、以教 抛 研 铸 组为单位,每位青年 忠 委 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 把 旁改实验课,在组里展开 肢 熟 评课,有主评人。

 速

  川 4、新毕业的老 绊 师上好 凯 汇报课和教研 眯 课和精品 床 课,并组织 烂 老师进行评 猩 课。

 浪

 5、为培养语 悄 文青 燥 年教师,本学期继 武 续 馋 和三中心小学联合举 氟 鸯 办“青苗工程”,聘请 豁 揩 教研室顾治民老师做特 穿 脾 约专家,每月来校一 赎 次 栈 ,指导语文青年教 嫩 师。

 赃

 6、对于 笛 刚毕业的 妖 老师,在学 尘 校开展师徒 已 结对子活 网 动,传帮结带 毡 。具体 啤 安排:张晓梅负 窒 责指 憋 导迟玉艳语文教学 天 ; 戴 吴春柳负责指导张华 谭 搽 丽音乐方面的技能,尹 仰 笺 立群负责指导王振宇英 十 舒 语教学方面;徐传忠 更 负 椰 责指导刘芳霞数学 障 教学 舔 。(具体要求见 余 师徒结 依 对活动) ( 胀 三)加强青 浅 年教师教 憎 科研水平

 膘 1、 挖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 捶 教 妨 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 庸 渣 课件园科研沙龙,请有 穴 拷 经验的老师谈谈,学习 映 誓 理论专著,展开讨论 卵 , 幽 撰写心得。

  鹤 2、在 友 教研组中展开 帕 青年教师 哦 沙龙活动, 泽 青年教师理 岩 论学习活 酿 动,年长的老 趁 师发表 妮 观点或意见。

 从

 诵 3、每月写好教学反 衍 呕 思,要参加“一二三工 珍 荚 程”的工程按具体要求 垃 恒 写,并在“新教育专 钓 题 挖 贴”上发表观点、 奔 参与 供评论。

  4 颊 、扎扎实 誊 实做好课题 瞧 研究工作, 掌 青年教师 尹 每人承担课题 拨 ,学期 咱 初写好方案,学 关 期结 缚 束写好课题总结报 婿 告 闽 。

  5、组织青年 侍 孟 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此文 象 辣 转自斐斐课件园论文 誉 , 勇 教学案例,参加各 俞 级各 寡 类论文评比或刊 侯 登。

 ( 糊 四)鼓励青 谐 年教师参加 郴 业务进修 砸

 为提高青 女 年教 糟 师的业务水平,学 排 校 詹 鼓励年轻的老师参加 智 帖 成人高考,进行本科函 艺 爷 授,甚至向高层学历进 症 拣 修。

  青年教师 珐 的培 词 养是个长期而又 帜 复杂的 屏 工作,是学校 掺 发展的需 醛 要,也是社 章 会发展的需 幸 要。要坚 胚 持以加强师德 欧 教育, 铱 更新教育思想为 畴 中心 泌 ,以教育科研为动 永 力 刘 ,分层次、多渠道, 误 紊 积极抓好青年教师队伍 轴 铃 建设。

推荐访问: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方案 工作计划 青年教师 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sh-renlong.com/gongzuojihua/11463.html

推荐内容